浙艺动态

浙艺特聘教授王晓鹰做客戏剧影视大讲堂:于心灵深处听惊雷——《雷雨》的非社会性解读

出处:戏剧影视学院  文字:舒妤芳 李林洁  图片:忻宇杰 刘张帆  时间:2022-09-17
字体:放大 缩小

9月16日上午,著名戏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王晓鹰教授做客戏剧影视大讲堂,在阶梯一教室为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于心灵深处听惊雷——<雷雨>的非社会性读解》的精彩讲座。

嘉宾简介

王晓鹰,文学(艺术)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戏剧学院客座讲授、国家一级导演,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选“四个一批”人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狮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


“追问探索 理解人物”

讲座伊始,王晓鹰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演二三十年代的话剧,最难的是什么?”他倾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表示,难点在于理解剧本中人物内心情感起伏与矛盾冲突出现的原因,演员不仅要学会看剧本,更要在不断的追问中理解人物,在不断的探索中塑造人物。

“把握关系 感受命运”

王晓鹰教授旁征博引、以例佐言,从场景布局、人物行为习惯等角度,为同学们解析《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主仆或者昔日的旧情人关系,而是一对真正相爱过的恋人,使同学们透彻把握《雷雨》中的人物关系,深刻体悟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剧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值得细细推敲。

“敢于创新 重导《雷雨》”

王晓鹰导演的《雷雨》删除了“鲁大海”这一角色,具有新鲜性、特殊性和戏剧性,他对此作出解读:话剧需穿越人物间因社会阶层差别带来的表面冲突,进入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他还向同学们回忆了自己在重导《雷雨》前拜访曹禺先生,先生在青艺剧场初次观看《雷雨》后给予高度肯定的场景。

交流互动

讲座最后,王晓鹰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同学们的疑惑作出耐心的解答,对同学们提出殷切的希望。

此次讲座,增强了师生理解人物、塑造人物的能力,引导同学们顺利进入致敬经典话剧学习阶段,在全体师生的心灵深处激起思考与共鸣。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培育志愿服务队伍 锤炼锻造“文旅铁军”——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培训班在杭开班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