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革命印记,领略古今蜕变 ——“艺光印象”志愿服务队赴乌镇追寻总书记足迹
7月11日,戏剧影视学院“艺光印象”志愿服务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江南水乡代表性古镇——乌镇,开展“循迹溯源 与影‘桐’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探寻数字文化,互联万家星火
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乌镇同时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的第10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成立于2022年7月12日)一周年前夕,实践队成员参观“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主要场馆,整体呈“U”字形布局,象征着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所具有的“开放、包容、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精神。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镇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他强调,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我们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践队成员在参观中感受东方古镇与时代精神交织的魅力,即将就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践队成员俞杰说:“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便利。这次参观拓展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坚定了要努力学好专业的决心,希望日后能为我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千年古镇因网而兴,乌镇的蜕变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工作6年,至少先后5次到乌镇调研,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亲自谋划古镇的发展。2014年至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或亲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或视频讲话,或致贺词贺信,亲自关心、引领乌镇峰会的举办。
二、追寻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乌镇是一个红色文化古镇,王会悟纪念馆、茅盾纪念堂等诸多红色景点掩映其中。实践队成员走进馆内,寻访王会悟、茅盾走过的红色足迹,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赓续革命血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党的诞生,离不开王会悟,这位闪耀于百年党史中的巾帼英雄。王会悟不仅是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守护者。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她虽然不是正式代表,但她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出色地确保了“一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圆满结束。在王会悟纪念馆,实践队成员实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近距离感悟了王会悟过人的智慧和不屈的意志。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革命现实主义作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茅盾纪念堂是茅盾自1896年诞生至1909年离乡求学前的居住地,走进茅盾纪念堂,首先映入成员们眼帘的便是那份刻在纪念堂正前方墙上的遗书内容,诉说着茅盾对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和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在茅盾纪念堂内,实践队成员在一份份弥足珍贵的文史资料中探寻茅盾革命的一生、创作的一生。文字是他为革命而战的武器,在阅览茅盾作品的过程中,成员们纷纷表示,在茅盾的身上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看到了他身上闪耀着的积极寻找点亮国家发展前路的思想之光、用勇气战胜怯懦的智慧之光。


三、心得体悟
中共党员 俞杰:枕水人家乌镇是历史悠久的江南著名古镇,纵横的河流、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底蕴,使乌镇具有独特的魅力。这次我作为“艺光印象”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参观了王会悟纪念馆、茅盾纪念堂。王会悟是中共“一大”的卫士,一名江南女子能迅速组织中共“一大”的与会代表们进行疏散转移、寻找合适的会议地点、确保会议顺利召开,这份面对紧张危机形势的淡定从容,深深地触动了我。在茅盾先生写给党中央最后的话中,我也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身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将以王会悟、茅盾为榜样,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做一名不负党、不负人民的新时代青年!
中共预备党员 李林洁:浩渺长江滚滚东流,涌动着悠久的历史长河,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笔,必定是那伟大的红色文化。7月11日,我们前往乌镇西栅景区,参观王会悟纪念馆、茅盾纪念堂。王会悟的前半生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后半生又为党的建立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在这位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见证者的身上,我体悟到了女性的力量,也启迪着我要做一朵“铿锵玫瑰”,书写新时代的巾帼华章。
共青团员 吴佳怿:漫步在乌镇这座繁华烟火与灵秀风光交织的依水小镇,我不仅感受到了江南小镇独有的细水绵绵、绿瓦白墙、小桥流水,也在参观学习红色纪念馆时体悟到了王会悟、茅盾等革命先烈身上那股不屈不挠、坚定坚韧的革命精神。峥嵘岁月里的他们为人民的幸福作斗争,为人民的安定生活而努力,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当下,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应勇往直前、敢于担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