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戏剧影视学院第14届小剧场话剧月拉开序幕
5月25日至29日,话剧《长恨歌》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匣子小剧场精彩上演,拉开了浙艺戏剧影视学院第14届小剧场话剧月的序幕。


话剧《长恨歌》由戏剧影视学院戏剧系主任史昕执导,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龚利担任台词指导,陈宇歌担任形体指导,设计学院教师吴放、叶文志、王欢、王婧、王瑶、巴蕾、江腾皓负责舞美指导。演员主要由戏剧影视学院2022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的学生担任,设计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班的学生参与了舞美设计。此次演出首次采用转台设计,利用简洁大气的舞台灯光和灵动空间设计,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话剧舞台,带给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感与生活历程,由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首次以上海话演出。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40年代,王琦瑶在中学时期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命运多舛,经历了做大员的“金丝雀”到平民百姓的转变。剧中描绘了她与几位男性之间复杂而命运多舛的关系,展现了她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沉沦。80年代,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与一名怀旧青年“老克勒”发生了畸恋,结局悲凉。

导演史昕表示,剧中人物众多,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人物形象鲜明,经历了青、中、老三个年龄阶段,学生有机会揣摩并塑造不同年龄段和时期的人物心理和形象。表演的最终目的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次演出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特别感谢吴放、叶文志、王欢、王婧、王瑶、巴蕾、江腾皓等老师带领22级舞美专业的同学们,共同完成了此次探索性的演出。

参演学生们表示,《长恨歌》中每个人物形象都十分饱满,大家不敢懈怠。采用转台设计也是一次挑战,通过不断阅读、琢磨原著和反复排练,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正是因为各个方面的精益求精,《长恨歌》的每场演出座无虚席。

学校副校长刘秀峰观看后表示,同学们在舞台上的生动演绎,不仅展示了学院专业教育的成果,也凸显了不同院系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与成效。学校的综合实践平台建设日趋成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话剧《长恨歌》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一次教学实践,它不仅展现了学校在艺术教育上的专业水准,也体现了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
本届小剧场话剧月将持续推出《无人生还》《暗恋桃花源》等话剧作品,带大家领略小剧场话剧的独特魅力,感受每一次灯光亮起时,舞台上所绽放的无限可能。